岐山半个城村地名由来漫谈
李伟嘉
半个城村,大致位于岐山县城东南十里处,最初属大营乡所辖,伴随着2010年全县“撤乡并镇”改革,大营乡撤销,如今半个城亦归凤鸣镇了。在半个城东南侧,后河先是向东,再折向西北,潺潺流过,并形成了一个台塬,所谓后河,也即潙水,原是发源于凤翔境内的横水与源于北山的濉水合流之后形成的。沿着塬边及河道,除半个城外,还散落着巩寺、樊家庄、牛家河、罗家河、龙家河等自然村落。
在万历十九年《岐山县志》中,半个城的位置,属于永丰乡,永丰乡统有七里,又属义丰里,义丰里统有十村,分别为:吴家庄、草场村、神务村、千字村、丁家庄、玉丹营、西营、黎园村、窩草城、底寺村。这与后来的大营乡区划几乎重叠,但未见记载半个城。查光绪十年《岐山县志》,义丰里依旧沿用,但所统村落,已有十村增加到二十一村,除明代旧有村落外,又添了大营、戚营、路营、五里铺、梁家二庄、赵家里、刘家坪、蒲家庄、雒家庄、杨家庄、雷家沟、仝家里、杜家里等。光绪志与万历志相隔近三百年,村落多有扩增,惜未见半个城之名。又查民国二十四年《重修岐山县志》,其中关于义丰里记载完全因袭光绪志,未见村落增加。
半个城作为自然村,究竟得名于何时,似乎并不明确。直至1992年《岐山县志》所收录的1970年岐山行政区划表中,在大营公社所辖十个生产大队中才出现了半个城大队,而半个城大队又由7个小队组成,这便与当今半个城作为行政村的规模相当了。
而半个城又为何得名呢?可惜目前缺乏确切明确文献依据,在岐山文旅局官方公众号本年4月推送的《岐山地名的由来,看这篇你就知道了》一文中,有半个城地名由来与军事设施有关的说法。所谓军事设施,自然指的是城墙与堡垒,而城堡的修建往往又与乡民抵御战乱匪患有关,可以推测半个城之城,或与明末变乱,或与同治花门之乱是不无关系的。
半个城若确实明清修有城墙,为何又是“半个”?这也是很有意思。是否也有半个城坐落于台塬之上,东南侧又有后河环绕,城墙只需修建一半,着力防守西北方向即可的缘故呢?这当然也是一种猜测了。
目前半个城村,主要有一棵古树,一通古碑留存。古树为槐树,位于半个城村雷家庄组,据说树龄已五百年以上,之前几次去那里,曾亲眼目睹,古槐生于一户人家门前,着实枝叶郁茂,树身三四人都难以合抱,让人感叹。而在半个城村委会附近,又有一通道碑,此碑立于光绪二十二年,是朝廷赠给一位姓雷的武举人的,道碑正面刻:“例赠武略佐骑丙午科武举人尉直乡雷公大人道碑”。查民国二十四年《重修岐山县志》,这位雷公大人为雷作桢,道光丙午科岐山共出了三位武举,除雷作桢外,还有刘进禄、李著勳两人。
记得2018年冬天,一个傍晚,我曾骑自行车沿大营乡往东南方向闲逛,第一次路过半个城村,彼时夕阳斜照,而村口正在戏台高搭,秦腔清亮,台下看戏的乡亲也很多,原来是一户人家为老人祝寿请的戏班。有一瞬间,从云间透出的阳光,正好倾洒在戏台正中的寿字,连台上桌椅都染了金色,极明艳喜庆。戏台所在的道路两头,有主人家用红纸写了告示:“前面村子给老人祝寿,过往车辆请绕行。”戏台旁边,宴席也摆开了,臊子汤在大锅里沸滚,烟气升腾,酸香扑面。实际上,乡里为向老人祝寿,而特意请戏班、摆流水席的事,如今并不多见。当时场景,让人觉得亲切,又凭生敬意。
【作者简介】李伟嘉,95后,陕西岐山人,喜诗文,好涂鸦,现在家乡一带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