岐山县文化馆
非遗保护
非遗项目
我的位置: 主页 > 非遗保护 > 非遗项目
民间锁呐-非物质文化遗产
发布时间:2021-01-14 00:57
  |  
阅读量:
  |  
作者:admin
公元3世纪,唢呐由波斯、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。流行于我国北方及南方部分地区等地,即山东,河南,河北,山西,陕西,甘肃,东北、广东、福建等地。
唢呐的音色雄壮,音量大,管身木制,呈圆锥形,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,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(称作碗),所以俗称喇 叭。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;在广东是“八音”乐器中的一种,在河南,山东称作喇叭,有百鸟朝凤,抬花轿等著名曲目。
唢呐发音高亢、雄壮,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、秧歌会、鼓乐班和地方曲艺、戏曲的伴奏中应用。经过不断发展,丰富了演奏技巧,提高了表现力,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,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、歌舞伴奏。